吉林省民政厅

吉林省民政厅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栏 > 十七大专题 > 会议简讯
真情赢得万民心
时间:2007-10-30 11:43:17
来源:
字体显示:

  金正一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稿四:

真情赢得万民心

 

延边日报社驻汪清记者站站长  傅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傅裕,是延边日报社驻汪清记者站站长,我向大家汇报的题目是《真情赢得万民心》。

  今年3月22日,《延边日报》刊登了,我采写的报道汪清县民政局副局长金正一事迹的长篇通讯——《他心里时刻装着百姓》后,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吉林省委常委、延边州委书记邓凯同志作出批示:“金正一同志的事迹非常感人,很有代表性。在省委组织开展的树新风正气,促和谐发展活动中,树立金正一这样一个优秀典型,广泛深入宣传金正一同志的事迹,具有重要的意义。”延边州委宣传部、延边州民政局等相关部门,也组织专门力量,对金正一的事迹作进一步挖掘整理。汪清县委、县政府还作出了《关于开展向金正一同志学习的决定》,并授予他“优秀共产党员标兵”荣誉称号。延边州委、州政府隆重召开大会,对金正一同志进行命名表彰和事迹报告,号召全州党员干部开展向金正一同志学习活动。今天,省民政厅又组织召开金正一同志事迹报告会,这充分说明,金正一同志,无愧于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和爱民为民的楷模。他动真情,办实事,尽职尽责地去关爱百姓,用自己的行动,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救助对象的心坎上,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采访报道金正一的事迹,源于一次偶然的谈话。今年春节前,我到汪清县民政局采访,时任局长的李忠万对我说,你应当好好采访一下我们局的副局长金正一。去年10月份,他确诊为肝癌后,仍然坚持工作,在局领导和同志们的劝说下,他才同意到上海治疗。在延吉飞机场候机时,他还用电话为一位贫困老人联系赡养事宜。他从上海手术回来仅休息3天,他就忍着病痛坚持在工作一线,为那些需要救助的群众解决一个又一个困难,实在太令人感动了!出于职业的敏感,我当即与李局长商定,对金正一的事迹进行深入采访。当我找到他了解情况时,他却平静地说:“我做的这些,都是职责份内的事,还是不要宣传我”婉言拒绝了我的采访。于是我便采取打“外围战”的方法,找其他同志了解情况,与局机关的干部进行座谈,请他们向我提供线索。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事迹展现在我的面前。

  金正一出生在农村,父亲是一位在乡镇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的离休老教师。在父母的教育熏陶下,他从小养成了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深知弱势群体的难处和苦衷,在他从事民政工作的20年里,恪守“人民赋予我权利,我就要为人民负责“的职业信条,以强烈的责任心,履行着“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职责。他说,能让那些需要关怀和帮助的人,生活得更好一些,不仅是职责所在,更是良心所在。高度的党性观念,纯朴的爱民之心,时刻在激励他,鞭策他,促使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为民的事业当中。

  在采访时,汪清县民政局机关的同志向我介绍,平时在办公室很少能见到金局长,只要有时间,他就深入基层,深入乡镇、村屯和贫困户家里走访调查,全县9个乡镇、200个村,2个街道、8个社区有多少贫困户,甚至叫什么名字,家里生活状况,在他的心里都有一笔帐。家住罗子沟镇西河村的金哲浩夫妻俩,都是肢体残疾,为了孩子上学,举家搬到汪清,靠年迈父亲的资助,在汪清镇汪清村买了一栋房子。开始,夫妻靠开小卖店为生,因效益不好改为开音像社,出租光碟。金正一每年春节都到他家看望,送去慰问金,还经常了解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去年,由于音像社经营惨淡,入不敷出,生活一度陷入窘迫之中。金正一得知后,按相关规定为其补助3000元钱,购买了设备,使音像社的生意重新红火起来。大兴沟镇东阳村村民张元青是一级残疾,没有双腿和双手,住在破旧的房屋里,生活十分困难,金正一了解这一情况后,按规定为他新盖了住房。家住天桥岭镇天宁村69岁的隋恩远,身患多种疾病,老伴下肢瘫痪,唯一的儿子又因患肝病、脾病将脾摘除,花掉家里的全部积蓄,生活陷入困境。他家住的土木结构瓦房,到处漏雨,金正一到实地调查后,决定为他家换瓦。可是,当揭开房上的瓦后发现,整座房屋都面临着坍塌的危险。金正一向局里汇报后,立刻决定,增加资金投入。在不长时间,一座宽敞明亮,安装塑钢窗的房子,就取代了原来的危房。当我来到他家采访时,老人拉着我的手说,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关怀,金局长的费心,要不今年春天这场大雪,非把房子压塌,将我们一家人都捂在里面不可!

  人们常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金正一却偏偏愿意多管“闲事”,只要是份内的事,他都从不放过,主动去管。2005年冬天,金正一到汪清镇西崴子村走访,听到村民反映,村里来了个女精神病患者,孤身一人住在一间破草房里。听到这话,他立刻让村民领到这家。进屋后,只见这个女人用破被包裹着,躺在冰冷的炕上,屋里四下透风,缸里的水都结了冰。听到有人来,这个女人从被子里露出2只无神的眼睛。金正一对西崴子村的贫困户情况全都了解,却从来不知道有这样一个人。经过询问村民得知,这个女人的娘家住在西崴子村,她出嫁到外地。前不久他的丈夫去世,她只好返回已经没有亲人的娘家,靠叔伯哥哥救济,勉强度日。眼前的情景,让金正一一阵心酸和自责,马上安排为她维修房屋,专门雇人烧火做饭照顾她。为了能让她更好的生活和治疗,金正一又多次协调,将她送到精神病院。

  份内的事,金正一尽职尽责。份外的事,只要对群众有利,他也都自觉去做,哪怕是不起眼的小事,一次,他去延吉开会,返回途中,发现由于雪大路滑,一辆轿车冲下路基,他立即让司机停车,询问有无伤者。得知无人受伤后,又让司机开车,将这辆车拽到路上,车主对此十分感激,连称“谢谢好心人”。金正一经常带车下乡,每当他看到路上有步行的老人或残疾人,他都要下车询问去哪里,如果是同路,就让他们上车捎一段路。有一次车里坐满了人,他见有2个老大娘背着装满山菜的背筐,吃力地沿路边行走,他让车停下,问清老人的去处,把2个背筐捎到她们住的村口。

  金正一心里装着群众,群众也时时惦念他,得知他患病的消息后,人们用各种方式来帮助、鼓励他战胜病魔。就在前两天,县民政局办公室的同志送给他一本书,说是天桥岭镇一个叫孙龙男的人,专程送来的,书里有日本著名细胞学博士,研究治疗癌症的药方,让他好好看看。由于金正一没在,就让办公室的人转交给他。金正一接到书后想了很久,才想起孙龙男这个人。两年前,金正一接到他寄来的一封信,信中反映了他家生活贫困的状况,接到信后,金正一就赶到他家。经了解,孙龙男本人患有再生性贫血,妻子患有肝炎,2个孩子都在上大学,夫妻俩没钱治病。鉴于这种情况,金正一当场为其解决1000元医疗费,随后又给他们办理了城市低保,一家人对此感激不尽。本想好好感谢他,但他知道金正一从来不接受吃请和送礼。2年过去了,金局长早把这事淡忘,没想到孙龙男一家人对这件事却久久难以忘怀。金正一的事迹通过媒体的传播,很多曾经受到过金正一关心帮助的受助对象,得知他患病的消息,纷纷带自家产的鸭蛋和上山采的榛蘑、下河捞的小鱼来看望他。6月29日,有一位老大娘,来到民政局,说啥要见上金局长一面,由于金局长不在,她迟迟不肯离去。

  在采访金正一救助过的群众时,所到之处,感激的话不绝于耳,他们感谢金局长,更感谢党和政府。他们希望金正一的病能够尽快治好,不仅因为金局长是他们的恩人,更因为还有像他们一样的人,需要他去关心帮助,他们舍不得离开金局长啊。

  金正一把心思全用到工作上,对自己和家人却非常吝啬。当他的妻子身患癌症住院手术后,他仅在身边护理一周,就返回工作岗位。这绝非是他无情无义,谁人不为人父母、妻子、丈夫、儿女,谁人又能割断儿女情长。金正一与妻子结婚25年,相濡以沫,共同度过风风雨雨,他何尝不想在妻子身边多陪陪她,为她分担痛苦和精神压力,然而为了工作,他只能做出这样的选择。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可为这事,金局长这个七尺高的汉子,却偷偷落了泪,心里一直愧对妻子。金正一这种高度的敬业精神,深深感染了我,在撰写长篇通讯时,含着眼泪写完这段。

  金正一从上海手术后回到汪清,不顾身体虚弱,旅途疲劳,把随身携带的东西放到家里,就赶到第二福利中心建设工地。他所谓手术后休息3天,不过就是没到办公室,每天都承受着汽车的颠簸和病痛的折磨,坚持到工地,因为只有亲眼看一看,心里才踏实。

  金正一与妻子都患有严重的疾病,为了治病,家里生活非常拮据,今年他的二儿子又参加高考,还需要一笔资金。对金正一来说,每一分钱都是他和妻子的救命钱,都是儿子的上学钱。然而,当群众有困难时,他却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钱捐献出来。今年3月25日,金正一来到住在西城街道,江北社区的孙长锋家走访,62岁的孙长锋孤身一人,在他很小的时候,踢球将右腿踢伤,导致残疾。这几天腿病复发,正准备找金局长解决医疗费去治病。闻听这话,金正一当即从兜里掏出自己的500元钱给他,先让他治病,过后又按规定,为他解决1500元钱医疗费。当我找到孙长锋采访时,老人眼含热泪地对我说:“这些年,金局长一直在关心我,帮助我,我就是死了也忘不了他啊”。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还有什么比这个荣誉更难能可贵。在他的身上,真正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和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为能够亲自采访到金局长而自豪,我更为汪清县、延边州和我省民政系统能有这样一位俯身为民的好干部而骄傲。最后,衷心祝愿“人民的好公仆”一金正一局长早日康复!

  谢谢大家。

    1.jpg 2.jpg 4.jpg 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