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

细做“加法” 激活动力 全面深入推进婚俗改革

永吉县民政局

  20214月永吉县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婚俗改革实验区以来,我们从建立健全婚俗改革体制机制、提升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培育健康向上的婚俗文化等方面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努力探索一条既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又切合自身实际的改革新路,全力打造婚俗改革的鲜活样板。20221018日,我县婚俗改革实验通过了国家民政部婚俗改革试验区中期评估,并得到了高度评价。

  一、“统筹推进+多方联动”,多层次确保婚俗改革长效

  永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婚俗改革试点工作,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民政、财政等22个部门和乡镇(区)负责人为成员的婚俗改革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永吉县婚俗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结合国家确定的3年改革实验期限和县情实际,按照“五化工作法”制定30项重点改革任务,逐一落实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完成标准和完成时限,县政府每年投入专项资金20万,统筹推进婚俗改革工作。

  县民政局作为婚俗改革的牵头部门,抽调精干力量成立改革推进工作专班。相关部门和乡镇(区)按照全县统一部署,创新开展婚俗改革“五进”活动,即:进家庭、进社区、进村庄、进校园、进企业,有效提升了改革的知晓度和认可度。同时发动多家社会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全面参与,为婚俗改革助力。

  二、“平台建设+优质服务”,多维度提升婚姻登记水平

  一是增强登记仪式感。提供结婚登记全流程免费服务,宣传倡导“重登记、轻婚宴”的理念。搭建“三室两站一群”平台,开好婚姻“第一课”。即:在婚姻登记处设置婚前辅导室、婚姻家庭咨询室、法律咨询室;搭建专职社工站和婚俗文化站和建立“家事百聊”微信群,弘扬传统家风、普及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二是增强颁证仪式感。高标准建设颁证场所,设置婚俗文化墙,免费向社会开放,鼓励当事人邀请亲朋好友共同见证缔结合法婚姻。建立地方领导、社会名人、金婚夫妇等颁证制度。与团委、妇联、退役、卫健等部门合作,每年选择一个固定节日开展集体婚礼或纪念婚礼,在“五四”“三八”“八一”等重要节日由相关部门领导颁证,邀请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加颁证仪式。截至目前,共聘请各行业特色颁证员28人。2021年至今,共为758对新人颁证。

  三、“专业团队+倾情疏导”,多方位开展婚姻辅导服务

  以“幸福护航”为主题,实行“专业社工+志愿者”“线上+线下”服务模式,从“婚前、婚中、婚后”三个阶段为群众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一是成立婚姻家庭辅导中心。聘请6名优秀家庭心理辅导师开展婚姻调解和辅导工作。二是与社会公益组织合作,派驻专业社工开展婚姻辅导。三是开通永吉婚姻登记处微信公众号。开设《新婚辅导》专栏,推出APP线上讲座,制作音频专辑126集。建立“家事百聊”微信服务群3个,成员达到1600人。四是创新离婚冷静期辅导制度。采取登记倾听、判断分流、调解疏导、教育引导、建立档案、回访追踪等六步,帮助夫妻双方调适心理,为1064对婚恋当事人提供婚前辅导服务,1516对婚姻遇到危机的夫妇进行离婚疏导,劝和470对。2022年,共办理离婚登记625对,离婚率为4.45‰,离婚比例大幅下降,为五年来最低。

  四、“特色活动+经典传承”,多形式倡导文明婚俗

  一是开展特色婚俗活动。举办“金婚伉俪传家风、新婚佳偶承幸福”联谊会,10对新人在6对金婚夫妻的见证下永结同好。开展“爱在七夕”特色颁证服务,让新人们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二是深入挖掘东北地区满族婚俗礼仪。打造金家乡伊勒门满族婚俗试点村,积极发挥村民自治作用,通过源头治理,倡树文明婚俗。建设了民俗文化博物馆,弘扬传统文化。三是编写《满族婚俗文化》指导手册。进一步挖掘发扬传承满族婚姻家庭文化,让中华优秀文化星火相传。四是设立“七夕”民俗文化宣传日。联合相关部门,链接社会资源,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移风易俗。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宣传活动34次,讲座15次,发放宣传手册3.5万份。

  五、“典型示范+制度规范”,多角度弘扬优良家风家训

  一是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开展《2022年永吉县“文明家庭”暨“最美家庭”创建活动》,评选“最美家庭”100户,“文明家庭”20户,大力宣传,发挥引领作用。举办“传承好家风 赓续红色血脉”家风巡展系列宣讲活动和“不负青春·缘来是你”联谊交友活动,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婚恋观。组织“喜迎二十大—榜样在身边”和睦家庭、明理婆婆、孝贤儿媳评选活动,发挥身边人身边事的示范作用。二是整治天价彩礼、奢侈攀比等不良风气。组织全县各村将提倡文明节俭婚俗新风写入《村规民约》。同时,充分发挥农村红白理事会自我管理服务监督作用,引导村民摒弃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旧俗陋习。三是强化党员干部带头作用。举办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班暨村干部大讲堂,将推进婚俗改革、促进家风建设作为重要培训内容。严格落实党员干部婚丧嫁娶报备制度,加大对党员干部违规操办责任追究力度,让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引领喜事新办简办新风尚。

  下一步,我县将继续围绕婚俗改革试点目标任务,巩固和推广改革成果的有效应用,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发挥实验区的辐射示范作用,为推进婚俗改革探索可行路径。

 
    1.jpg 2.jpg 4.jpg 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