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民政厅

吉林省民政厅

当前位置 : 首页 > 民政要闻 > 地方信息
延吉市:“双孵化五同步”助力社区社会组织建设提档升级
时间:2023-08-11 14:59:00
来源:
字体显示:

  

  为推动社会组织专业化发展,进一步参与社会治理,立足辖区社会服务需求,延吉市杨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充分发挥孵化平台作用,为各类入驻社会组织提供党建指导、政策咨询、培育孵化、能力建设、评估指导等全方位和专业化支持,扶持社会组织发展,探索形成了“双孵化五同步”工作机制。

  社会组织入驻与党组织建立同步

  社会组织孵化中心着力推动社会组织党组织从有形向有效覆盖,制定《工作规程》,努力实现入驻社会组织“从无党员到有党员”“从有党员到建支部”“从有支部到起作用”,推动社会组织党建由无到有、由弱到强。按照“入驻一家,覆盖一家”的原则,对入驻社会组织采取单独或联合组织党支部,加大典型培树和推优工作,吸引社会组织中优秀的工作人员积极申请加入党员队伍,切实推进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的工作的有效覆盖,不断开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新局面。目前,发展中心已吸收15家社会组织入驻,建立党支部12个,管理党员136名。

  社会组织业务培训与党建业务指导同步

  在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对社会组织进行业务培训的同时,党组织孵化中心为社会组织“一对一”配备专、兼职党建工作指导员。重点针对社会组织党支部组建时间短、工作不规范的特点,指导开展党建工作。坚持把党建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着力提升覆盖质量,指导社会组织党组织建立健全“三会一课”、党员教育管理等基本党建制度,鼓励和引导党员成为社会组织“领头雁”,开展社区治理、服务群众等服务。目前,中心共选配党支部书记12名,党建工作指导员12名。

  社会组织孵化服务与项目化品牌化同步

  社会组织孵化中心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链接基层治理项目资金,帮助有需求的社会组织注册和申请、指导承接社工项目,成熟后分配至各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助力支持公园街道其他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在社会组织萌芽期、初创期、成长期以及成熟期,提供场地支持、能力建设、实践指导、资源链接、品牌建设等全方位服务和专业化支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引导参与公益服务。中心于2021年承接了吉林省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旨在孵化与培育公园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给社会组织负责人和骨干提供社工项目实践的平台,项目资金10万元,通过开展培训+风采展示+经验座谈+参观交流+提升能力等方式,探索出一套符合公园街道实际的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模式,受益人数360人。目前,孵化中心已培育发展了“延边州新青年爱心协会”“延边州妇女儿童爱心协会”“延吉市公园街道园月社区跃彩青年志愿者协会”“延吉市公园街道园校社区安和家庭教育协会”等涉及公益类、服务类的社会组织8家,重点开展新市民培训、创业指导、心理疏导、文体健身、家庭教育和居家养老等社工服务,逐步打造了多元化的社工人才服务品牌,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水平和质量。

  社会组织发展成长与作用提升同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居民群众对社区各项活动及需求也越来越高。孵化中心在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工作中,狠抓了骨干队伍建设。一是建立一支专职、兼职结合的社区社会组织队伍。采取社区聘请的方式,鼓励居住社区内的名人、学者或具备民族文化专长的居民担任本社区的各协会指导员,每个团队都能够有12名协会业务指导员,扶持业余群众及协会成员,培养业余骨干。二是充分调动驻在社区内的各协会活动积极分子的力量,不定期地对居民进行各项活动培训,并吸纳他们参加各协会活动。重点围绕自身发展、贴近群众需求、突出自身特点、促进社会治理四个方面,开展组织活动,强化民生服务能力,促进自身发展。截至目前,共开展法律援助、爱心扶贫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70余场次,带动8000余名党员群众参加,有力推动了社区社会组织建设发展。

  社会组织项目实践支持与能力展示同步

  社会组织孵化中心通过社会组织孵化与培育项目,打造区域性社会组织成长平台、资源共享平台、规范化平台、服务实践支持平台,从而积极推动公园街道辖区内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组织12家社会组织参与“微项目”模拟大赛,根据项目的设计、进展和创新情况,分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并进行项目经验总结分享,通过项目实战,锻炼出善学实干的社工骨干,不断为社会组织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中心还为这些社会组织的负责人和骨干提供了实训和服务,成为了集“培育+实训+服务”功能为一体,为各个社会组织提升发展能力、获取社会资源、得到专业指导、实现项目落地的综合性平台。

    1.jpg 2.jpg 4.jpg 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