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林市船营区以保障特困、高龄、独居、空巢、失能和低收入老人为重点,通过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整合多方服务资源,努力为老人打造家门口的养老院,使他们有了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完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船营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12.9万人,占全区人口的28%。其中,空巢老人6970人,特困老人480人,困难独居老人970人,失独老人666人。区委、区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完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使养老服务管理人员有了自己独立的办公场所。在社区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面积在150平米以上,有日间照料床位、活动室、图书室、医疗卫生室,老人可以在白天来中心进行各项文体活动。在有场地条件的社区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日间照料中心的区别是区域独立、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可以更好地发挥居家养老的服务功能依托养老机构,每个街道在辖区选择最好的养老机构挂牌成立了以街道为主体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辖区老人的需求依托养老机构的从业人员来完成。目前,全区有社区照料中心55家,实现全覆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3家。
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社区主导模式”。在黄旗街道家园社区作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社区,设立热线服务电话,把热线电话号码发到辖区每名老年人手中,与居家老人建立联系,同时服务站挖掘辖区服务资源,发动理发店、超市、家政服务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网点,签定服务协议,建立了“十分钟生活服务圈”,辖区老人如果有需求,社区打一个电话,网点十分钟的路程就可以服务到位,并对困难居民给予优惠。
“专业养老机构主导模式”。把泰和社区、临江社区作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社区。承担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养老机构是乐天康复养老中心。运作方式以乐天康复养老中心为中心,由养老院设立热线服务电话,社区协助进行老年人基础信息调查、需求调查、发放老年人爱心联系卡等工作。老人有需求时只需要拨打热线服务电话,乐天康复养老中心就会根据老人的不同情况展开日托、定餐、保洁等服务。全区依托辖区养老机构成立了11个以街道为主体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承担辖区为老服务工作。
“养老服务运营公司主导模式”。近几年,船营区又分别以华德养老服务运营公司和融博鸿泰家政服务公司、润慧养老服务中心等社会力量为服务主体,社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场所,设立服务项目,专业养老运营公司按老人的需求派单。此种模式目前开展的项目主要有以助餐、助洁、助浴、助急、助行、助医及助乐为主要内容的服务。
整合多方服务资源
船营区积极转变传统养老观念,在创新的道路上敢想敢闯,走出一条适合船营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新路径。
坚持政府搭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由润慧养老服务公司承办的船营区养老服务平台已经构建完成,平台由数据中心、应用中心、呼叫中心三个部分组成。数据中心承载社区居民信息档案及居家养老服务相关业务数据的存储、备份功能;应用中心提供“紧急救援、生活帮助、医疗服务、日常监护、精神慰藉”等多种信息化服务模块;呼叫中心承担“963365”服务热线的语音调度、呼叫转接及相关咨询服务。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全天候、零距离为居家老年人提供贴心服务。
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全区各街道都依托辖区养老机构尝试开展以“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乐、日托和中短托”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开展特殊老年人居家巡视探访。利用省民政厅居家老年人巡视关爱探访系统采集了老年人3577人,通过社区网格员、村主任开展排查,及时通过信息采集员统计了特困老年人和农村留守老年人基本信息。在疫情期间,对重点独居老人以及对因疫情影响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空巢、农村留守老人,要求社区或村坚持平均每月2-3天一次走访探视或通讯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