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长春市南关区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街道服务管理创新实验区”。在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的指导帮助下,紧紧围绕“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管理创新”实验主题,多措并举加大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和扶持力度,充分激活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活力,构建形成了社会力量助力基层治理创新的“南关模式”。今年8月,李纪恒部长亲临实地调研指导并给予肯定性评价。10月29日,民政部召开“全国街道服务管理创新实验区结项视频会议”,长春市南关区被确认顺利完成结项任务。据了解,全国有13个县(市、区)通过结项验收。
一是坚持体制联动,机制联通,构建服务管理“一条龙”。
南关区根据自身特点,积极构建“1+13+X”服务管理体系,区级层面,打造3100平方米的“南关区社会创新实践园”;街乡层面,建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社区层面,建立“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形成区、街、社区三级服务管理工作闭环结构。目前,全区累计登记注册备案各类社区社会组织803家(平均每个社区13.6个),开展各类公益服务项目730余个,社区社会组织的系列服务工作开展得到了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是坚持多元共治,协同共建,实现力量整合“一股劲”。加强与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工业大学等高校社会工作相关院系的合作,利用院校专业师资力量,开展大规模、系统性专业培训,累计参训人员达到1600余人次,相继有210名社区社会组织工作人员取得了执业资格证书,全面提高了社区社会组织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和实务能力。同时,开办“社会组织高峰论坛”活动,邀请国内部分基金会、辖区企业与社区社会组织进行洽谈交流,广泛面向社会推介公益项目,先后带动爱心企业、基金会向社区社会组织项目配资150万元。
三是坚持项目推动,典型带动,融入社会治理“一盘棋”。在省内率先开展公益创投活动,累计投入资金850万元,吸引市、区两级共100余家专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100多个接地气、符合居民需求的公益服务项目先后落地社区,项目直接受益群众达10万余人次,有效带动了本土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开展社区居民之星评选表彰活动。通过社区推荐、网络投票、专家评审、街乡赋分等环节,167名热心公益的居民和集体获评“长春南关•社区居民之星”荣誉称号,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得到不断提升,全区实名登记注册志愿者达到621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