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民政厅

吉林省民政厅

当前位置 : 首页 > 民政要闻 > 地方信息
昌邑区努力探索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时间:2015-07-30 08:58:00
来源:
字体显示:
  

  为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新途径,我区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从宏观规划、管理到政策制定和投入上给予大力支持,引导和推动全区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工程的健康发展。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我区基本建立“社区+社会力量+公益”和“社会化+医养结合”等多种服务模式,真正做到需求服务、便利服务、及时服务三到位,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

  一、整合社会资源,探索“社区+社会力量+公益”服务模式。

  一是搭建服务平台,发挥社区力量。我区投入300多万元资金用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硬件设施改善升级和日常运营服务。23个试点社区通过改造或盘活利用现有服务设施,新建、改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设立老人休息室、活动室、阅览室、康复保健室、配餐室等五大功能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代领代办、家政卫生、文化娱乐等多项服务,奠定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的硬件基础。同时,每月组织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参加岗位技能、职业道德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准,奠定社会化服务资源基础。

  通过社区网格员入户走访,我区对养老服务对象和现有社会资源开展详实的情况调查,详尽地记录辖区内老人情况、服务需求。根据老人需求,设计3大类18项服务内容:

  对于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钟点工、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带领代办、水暖维修等13项家政便民类服务,让居家老人享受到优质上门服务;对于体弱多病的老人,提供一定项目的医疗保障服务,并做好医疗资源与需求老人对接,为老人提供上门体检、打针等保健护理服务项目;对于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提供生日关怀、节日关怀、法律援助、心理慰藉4人文关怀类服务,为老人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3大类服务内容根据老人具体需求动态设置,合理定价,提供居家养老“定制化”服务,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目前试点社区已累计为有需求老人提供服务10000余次。

  二是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服务和管理。我区改变单纯由政府、社区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和搭建服务网络的模式,引入社会力量,形成推进居家养老的合力,满足居家老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一方面,引导和鼓励家政服务企业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与家政服务企业签定服务协议,老人可选择长期、短期、定期、临时(随叫随到)等服务方式,由具备家政专业知识、持证上岗的服务人员,为老人提供保洁、洗衣被、心理疏导等专项服务,满足老人多样化需求,提升晚年生活品质。

  另一方面,整合社区周边资源,打造10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与有资质的粮油店、餐饮店、理发店、维修点等106家商家签订服务合同,根据老人需求,由指定商家提供服务,实现一单清结账,满足老人日常基本需求。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建立服务评估体系,对指定商家进行服务质量评定。

  三是依托社区志愿服务,充分挖掘社会资源。我区引入志愿服务资源,细化服务内容,分类成立法律咨询、社会保障、物业维修、文化生活、医疗护理、家政等志愿服务队伍,不定期到老人家中提供陪伴聊天、生活照料、代领代办等服务,或集中举办知识讲座、义诊送药、文化娱乐等活动。目前已成立社会化服务组织58个,开展1300余次志愿公益服务,带给老人最贴心的温暖与关怀。

  二、培塑养老品牌,创新“社会化+医养结合”模式。

  我区积极推进医疗与养老融合发展,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社会化+医养结合”的合作新模式,满足部分居家老人医护需求。选取欣荣康复托老院为试点服务机构,依托其与通江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整合而成的养老服务和医疗保健资源,进驻延江街道东红社区、二道江社区,为192名入住老人和78名居家老人提供老年病和慢性病预防、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慢病管理、临终关怀的全过程医疗护理服务,得到居民的认可,已成为地区内颇有影响力的社会化养老服务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jpg 2.jpg 4.jpg 5.jpg